二、招標代理行業面臨新的改革環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國務院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放管結合,不斷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習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又一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舉措。縱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對招標代理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有著直接影響的改革措施主要是:
1.招標代理機構市場化改革
一是取消招標代理資質審批,目的是放開招標代理市場,由企業自主決策進出,自主選擇服務的行業、專業,為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各類企業提供了公平競爭機會。二是放開招標代理服務價格,同樣是用市場化的辦法,促進招標代理機構提供優質優價的中介服務,促進企業加強內部管理,降低經營成本。
招標代理市場開放、自由準入,招標代理服務收費遵循價值規律,是對招標代理行業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從長遠看,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有利于市場充分競爭、有利于提高市場化程度、有利于資源更加優化配置,也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舉措。但短期內,將會造成招標代理市場供求關系急劇變化,存在競爭對手激增、服務價格急降的混亂局面在所難免。作為存量的招標代理機構一定要有思想準備,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迎接嚴峻挑戰。
2.國家大力推行電子招標投標
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特征的信息技術,已經改變了商業、金融甚至產業的發展模式。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迎合信息技術革命的大趨勢,出臺《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大力推進電子招標投標。中國招標投標協會也順勢而為,發起“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在招標代理行業中得到積極的響應。電子招標投標已成為招標投標領域發展新趨勢。
按照行業生命周期理論,一旦各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服務)無差異,質量差別小,同時有可替代的新產品(服務)出現,這時行業進入衰退期。招標代理行業早已進入同質化競爭,電子招標投標又以先進的交易技術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強力推進,即將在2~3年內替代傳統招標代理服務。不難判斷,招標代理行業目前正處在成熟期與衰退期的拐點。審時度勢,電子招標投標在倒逼招標代理行業呼應“互聯網+招標采購”的同時,也為招標代理機構自身革命性的改造帶來機遇。把電子招標投標帶來的短暫壓力轉換為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以新思維、新技術、新手段再造業務流程,創新招標代理服務模式,大幅度提升招標代理信息化水平,是招標代理機構適應當前、著眼長遠的企業發展策略。有條件、有實力的招標代理機構,一定要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作為適應電子招標投標時代的服務手段和工具,以保證在市場競爭中始終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