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檢查基槽邊坡外緣與附近建筑物的距離,基坑開挖對建筑物穩定是否有影響。
(5)天然地基驗槽應檢查核實分析釬探資料,對存在的異常點位進行復合檢查。樁基應檢測樁的質量合格。
(四)驗槽方法
地基驗槽通常采用觀察法。對于基底以下的土層不可見部位,通常采用釬探法。
1.觀察法
(1)驗槽時應重點觀察柱基、墻角、承重墻下或其他受力較大部位,如有異常部位,要會同勘察、設計等有關單位進行處理。
(2)基槽邊坡是否穩定。
(3)基槽內有無舊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設施等。
(4)在進行直接觀察時,可用袖珍式貫入儀作為輔助手段。
2.釬探法
釬探是用錘將鋼釬打入坑底以下的土層內一定深度,根據錘擊次數和入土難易程度來判斷土的軟硬情況及有無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等;
打釬時,同一工程應釬徑一致、錘重一致、用力(落距)一致。每貫入30cm(通常稱為一步),記錄一次錘擊數,每打完一個孔,填入釬探記錄表內,最后進行統一整理;
釬探后的孔要用砂灌實。
3.輕型動力觸探(2011多)
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在基底進行輕型動力觸探:
(1)持力層明顯不均勻;
(2)淺部有軟弱下臥層;
(3)有淺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觀察難以發現時;
(4)勘察報告或設計文件規定應進行輕型動力觸探時。
磚、石基礎屬于剛性基礎范疇。這種基礎的特點是抗壓性能好,整體性、抗拉、抗彎、抗剪性能較差,材料易得,施工操作簡便,造價較低。適用于地基堅實、均勻,上部荷載較小,7層和7層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和墻承重的輕型廠房基礎工程。
(一)磚基礎施工技術要求
(1)磚基礎的下部為大放腳、上部為基礎墻。
(2)磚基礎的水平灰縫厚度和垂直灰縫寬度宜為10mm。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豎向灰縫飽滿度不得低于90%。
(3)磚基礎底標高不同時,應從低處砌起,并應由高處向低處搭砌。
(4)磚基礎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當不能同時砌筑時,應留置斜槎。
(5)基礎墻的防潮層位置宜在室內地面標高以下一皮磚處。
(二)石基礎施工技術要求
根據石材加工后的外形規則程度,石基礎分為毛石基礎、料石(毛料石、粗料石、細料石)基礎。
2021-04-12
2021-03-16
2021-03-11
2021-03-10
2020-12-04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