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構設計中抗拉強度是確定混凝土抗裂度的重要指標。
(5)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及生產工藝方面的因素。原材料方面的因素包括水泥強度與水膠比,骨料的種類、質量和數量,外加劑和摻合料;生產工藝方面的因素包括:攪拌與振搗,養護的溫度和濕度,齡期。
3.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環境介質作用并長期保持其良好使用性能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包括抗滲、抗凍、抗侵蝕、碳化、堿骨料反應及混凝土中的鋼筋銹蝕等性能。
(1)抗滲性。
混凝土的抗滲性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抗凍性和抗侵蝕性。混凝土的抗滲性用抗滲等級表示,分P4、P6、P8、P10、P12共五個等級。混凝土的抗滲性主要與其密實度及內部孔隙的大小和構造有關。
(2) 抗凍性。
混凝土的抗凍性用抗凍等級表示,分F10,F15、F25、F50、F100、F150、F200、F250和F300共九個等級,抗凍等級F50以上的混凝土簡稱抗凍混凝土。
(3) 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
混凝土的碳化是環境中的二氧化碳與水泥石中的氫氧化鈣作用,生成碳酸鈣和水。碳化使混凝土的堿度降低,削弱混凝土對鋼筋的保護作用,可能導致鋼筋銹蝕;碳化顯著增加混凝土的收縮,使混凝土抗壓強度增大,但可能產生細微裂縫,而使混凝土抗拉強度、抗折強度降低。
(4) 堿骨料反應、
發生堿骨料反應會導致導致混凝土脹裂的現象。
(二)混凝土外加劑、摻合料的種類與應用(2015單)
1.外加劑的分類
外加劑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為以下四類: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各種減水劑、引氣劑和泵送劑等。
(2)調節混凝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早強劑和速凝劑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防水劑和阻銹劑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膨脹劑、防凍劑、著色劑、防水劑和泵送劑等。
2.外加劑的應用
(1)混凝土中摻入減水劑,若不減少拌合用水量,能顯著提高拌合物的流動性;當減水而不減少水泥時,可提高混凝土強度;若減水的同時適當減少水泥用量,則可節約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也能得到顯著改善。
(2)早強劑
2021-04-12
2021-03-16
2021-03-11
2021-03-10
2020-12-04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