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招標代理行業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成長在2000年《招標投標法》頒布實施以后。與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同步,招標代理行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已經進入增長速度變化、產業結構優化、發展動力轉化的新常態,山西建筑資質代辦將在新常態下肩負優化資源配置的重任。為不辱使命,招標代理行業需要認識新趨勢、把握新特征、形成新動力,以行業結構調整、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業態適應經濟新常態。
一、招標代理行業的發展及現狀
招標代理作為新興中介服務,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的是工程管理、工程咨詢產品。招標代理行業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后,伴隨著招投標制度的逐步建立而發展起來的。
1.起步階段
改革開放后,我國在建設工程領域首先試行招標投標,但此時以項目業主自行招標和議標為主。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在機電產品進口領域建立了以經濟手段為主的招標投標制度,同時以省和計劃單列市為單位,陸續批準成立了30多家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機構,開展招標咨詢業務。這批帶有“以招代審”印記的招標機構,即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的歷史產物,也是今天招標代理行業的雛形。
2.發展時期
2000年實施的《招標投標法》,在總結既往招標投標實踐的基礎上,遵循社會化、專業化的客觀經濟規律,專設條款明確招標代理機構是依法設立、從事招標代理業務并提供相關服務的社會中介組織。自此,一大批具有各類資質的招標代理機構應運而生并形成招標代理行業,他們活躍在工程、貨物、服務采購領域,按照社會化分工,為招標人提供專業化的招標采購服務。
目前,全國有超過6000家的招標代理機構,分別在建設工程、機電進口、政府采購、中央投資項目、通信工程建設等領域從事招標代理工作,促進招標投標活動“公開、公平、公正”開展,保護了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招標人和投標人的合法權益。僅根據2015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統計,全國工程招標代理機構就有6102個,其中,甲級機構1787個,乙級機構2789個,暫定級機構1526個。從業人員達到55萬人。工程招標代理金額為82684億元,承攬合同酬金218億元。
3.存在的問題
客觀上看,多年來招標代理行業的快速發展依賴的是國家政策規定和市場準入制度,呈現的是粗放型發展,招標代理供給總體質量不高。體現在招標代理市場良莠不分,部分代理機構法律意識不強,出借招標代理資質、掛靠現象時有發生,違法違規操作屢禁不止,擾亂了市場秩序;招標代理隊伍整體執業水平參差不齊,重代理、輕咨詢,重程序、輕結果,在優化資源配置這個核心問題上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在社會普遍存在的“程序合法,結果合法”的認識偏差下,絕大多招標代理機構僅僅從事“程序化”代理的低端業務,沒有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處于同質低價競爭的泥淖;最為致命的是在誠信建設滯后的市場環境中,招標代理機構作為市場中介組織,難以保持獨立性和公正性,在實際工作中,時常遷就招標人不合理甚至違法的要求,違背了招標投標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2021-04-12
2021-03-16
2021-03-11
2021-03-10
2020-12-04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