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施工環境管理的基本要求:(1不得、2禁止、3同時)
①不得:
任何單位不得將產生嚴重污染的生產設備轉移給沒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單位使用。
②禁止:
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質超過國家標準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禁止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技術和設備。
③同時:
建設工程項目中防止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止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工程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使用。
盡量減少建設工程施工所產生的噪音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應采取生態保護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生態環境。
3.施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的體系文件
(1) 體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三個層次。
(2) 管理手冊是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
(3) 作業文件是指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之外引用的文件,一般包括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管理規定、檢測活動準則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
4.施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的維持
(1) 內部審核
內部審核是管理體系自我保證和自我監督的一種機制。
(2) 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是由施工企業最高管理者對管理體系的系統評價。
(3) 合規性評價
分公司級和項目組級。項目級評價由項目經理組織,每半年一次,公司級評價管理者代表組織,每年一次。
5.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制度
對達到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驗算結果,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實施,由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
包括:①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②土方開挖工程;③模板工程;④起重吊裝工程;⑤腳手架工程;⑥拆除;⑦爆破工程。
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還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審查。
6.施工安全隱患的處理
(1) 冗余安全度處理原則
例如:道路上有一個坑,即要設防護欄及警示牌,又要設照明及夜間警示紅燈。
(2) 單項隱患綜合處理原則
人、機、料、法、環境五者任一環節產生安全隱患,都要從五者安全匹配的角度考慮。
2021-04-12
2021-03-16
2021-03-11
2021-03-10
2020-12-04
2020-12-03